为进一步明确专业教学方向,优化课程体系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10月29日,土木工程系在明德楼S409召开专题会议。土木工程系全体教师参会,会议由土木工程系主任孙倩老师主持,李中月老师进行会议记录。会议围绕智能建造、土木工程、工程造价三个专业的课程安排、学生学习方向规划、后续系部活动及学困生帮扶工作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,为下一阶段教学工作制定清晰目标与实施方案。
会议首先聚焦课程体系优化,针对三个专业的特色与人才培养需求,明确了下一阶段的课程安排重点。在智能建造专业课程设置上,将强化“智能技术+建造实践”的融合,讨论《BIM一体化》、《装配式智能结构设计》等核心课程,同时优化《专业英语》等工具化模块,确保学生掌握智能建造领域的关键技术与实操能力。对于土木工程专业,则以“夯实基础、提升工程实践能力”为目标,调整《结构力学》《工程结构设计原理》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,加强课程设计与案例分析环节,助力学生紧跟行业发展趋势。
随后,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,帮助学困生跟上学习进度,会议制定了详细的学困生帮扶工作安排。一是建立“学困生档案”,通过课堂表现、作业完成情况、考试成绩等多维度数据,精准识别学困生,并分析其学习困难的原因,如基础薄弱、学习方法不当、学习态度不端正等;二是实施“一对一帮扶”机制,为每位学困生指派一名专业教师作为帮扶导师,定期与学困生进行沟通交流,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,针对其薄弱知识点进行专项辅导;三是开展“学习小组互助”活动,将学困生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,通过小组讨论、作业互助等形式,营造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,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;四是加强与学困生家长的沟通,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,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合力,共同助力学困生提升学习成绩。
最后,为推动系部教学质量与科研能力的提升,会议确定了下一阶段将开展系列特色活动。一是定期组织 “教学经验分享会”,邀请优秀教师分享课程设计、课堂教学方法与学生管理经验,促进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与互鉴;二是举办 “专业课程说课比赛”,围绕课程目标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展开比拼,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方案;三是开展“科研项目研讨沙龙”,鼓励教师围绕智能建造、绿色建筑等行业热点领域开展科研合作,提升系部的整体科研水平;四是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调研,与行业企业专家交流,了解行业最新技术与人才需求,为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提供依据。
此次会议的召开,为土木工程系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,明确了任务与目标。全体教师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,不断优化课程体系,提升教学质量,为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土木工程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
